心理文章

LOVE IS LOVE:捨去社會給予的框架與偏見,活得踏實,愛得坦蕩
回想那一天,聚集於立法院前,無畏大雨等待著心中的那道彩出現,隨後有人高喊著:「我可以結婚了」,那種好不容易等到的心情裡藏著無盡喜悅及感動,而接受著身旁好友的祝福,開心的說著「 終於讓你來體驗被催婚的感覺了」「結婚記得炸紅色炸彈給我」,洋溢在喜悅中的自己,心中突然閃過,他們有看到新聞嗎?他們接受嗎?如果已經合法了,那…他們一樣愛我嗎? 我不確定同婚後的每個人,是否活得更踏實,愛得更坦蕩,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在法律的保障下,我們不再是被排除在外的一環,雖然不可否認的是,這社會中還是存在的刻板印象甚至是歧視,有的無傷大雅,有的錐心刺骨,甚至有些人,身處於這樣的環境當中,內化了這些想法及價值,開始會擔心他人知道自己的性向後所產生的想法,擔心兩人關係的變質,擔心展現自己真實的自己是否還能被他人愛著…有著許多的害怕與不安甚至有些人,會因著這些擔心,不免懷疑起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才會變得如此。   但我想說的是,婚姻這件事,其實說穿了就是保障兩個人相愛的人,可以互相扶持並履行在關係中的承諾,並在一些緊急的情境下,婚姻中的一方能夠有一定的決定權,更白話的意思就是,如何鞏固對彼此有愛的兩人,此外,如果愛人與被愛是人生而存在的渴望與需求,那麼何以需要限制一個人愛的對象? 而法律的通過,是打破這些限制與枷鎖的開始,它讓一些隱而未談的事情浮出檯面,許多不願意接受甚至捍衛舊有法規的人們,有機會去知道這件事,雖然知道跟理解或是理解到接納,而這條路還很長很長,但走在這條道路上的我們,要意識到,這過程也許滿腹荊棘,而正因為這條路剛開始起步,且過去沒有人走過,所以這過程的艱辛與挑戰、不安與徬徨只有自己知道,因此當別人不理解、提出質疑與挑戰、不願意給出等同的尊重時,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除了被這些言行激怒、抗爭外,也許還可以試著告訴自己這是對方表達失望及捍衛其世界觀的方式,而這方式與我這個人無關,這樣的自我對話,並不代表我們同意跟認同這樣的方式,而是與其辯駁,倒不是把心思跟焦點放回自己,評估當下的情境自己可以做什麼,如果他人的支持(重要他人)對我這麼重要,那我如何讓他們支持我、如何讓他們不要反對,而他們的不支持一定意味著反對嗎?還是其實那就是他們內在的擔心跟不安?最後,請告訴自己,別人可以不喜歡我,但我仍舊喜歡我自己、別人對待我們方式並不足以決定我們是誰,只有我們自己可以定義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LOVE IS LOVE這是歐巴馬婚姻平權通過時演說提到的一句話,我很喜歡這句話,簡單明瞭,但卻又保有深遠的意涵,愛的本質,本是無關一個人的外在條件如何不是嗎;如果人而平等這句話是真的,那麼愛這件事也該是如此不是嗎? 希望有一天,愛一個人及被愛這件事,不需要再因為性向而需要多做解釋甚至是隱匿,期盼在平等的路上,每個人都可以逐漸捨去心中被給予的框架與偏見,勇敢去愛及愛人。   文章來自:蔡秀娟諮商心理師
從《華燈初上》帶你看見性別屬性在每個人身上獨一無二的展現
相信大家最近都在風靡《華燈初上2》,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被吳慷仁飾演的寶寶一角給萌到,而關於這個角色,大多數認為他是多元性別中的第三性,而在我還沒有看華燈前,我確實也會認為或許這個角色隸屬於第三性,但若仔細看劇後發現,似乎有些不同之處,從劇中的幾幕去思考,你可以感覺到的是,他清楚知道自己是男生,只是到了特定的時刻或工作場合他會需要變裝,使他身上流露出氣質,如他玩了一整天後去美髮廳整理儀容時,坦蕩蕩的說出自己鬍子長出來了需要整理、反問老闆娘男生不能當媽媽桑嗎、在店裡營業時在注目下的翩翩起舞、嬌豔的打扮但卻單手扛著一般女生可能兩隻手都感到吃力的水果籃等。     而這幾幕也讓我想到了變裝皇后一詞,變裝皇后與第三性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往往我們會搞混兩者。   變裝皇后(Drag queen)是易裝者(Cross-dresser)下的一個分類,易裝者白話來說,就是指只要穿著打扮與自己生理性別不同者就可以這樣稱呼,舉例來說我是生理女但我的穿著打扮比較偏向中性或男性就可以算是唷!所以你會發現這個範圍十分的廣,包含跨性別者、或是一些反串的工作類型都屬於,而變裝皇后指的是透過外在打扮(化妝、服裝、神情舉止)來達到扮演另一性別的行為,透過此舉來表現表現對於另一個性別的熱愛與欣賞,所以通常他們是非常投入且享受扮演的當下。     此外,所謂的第三性(Third gender)是指那些屬於男性或女性以外的群體,你可能會好奇,不隸屬M 與 F 的他們,該被如何稱呼與定義,確實在過去第三性尚未被正名以前,許多第三性的人他們可能會礙於社會的框架與期待或生理上的現況(雙性人、性徵不明顯),因而選擇某一種性別分類,而目前也越來越多人保障第三性的權益,在正名下我們會稱第三性為X(unspecified,不指明)。   而目前究竟有哪些國家有提供提供「X」選項呢?   如果是身分證的話,美國加州、奧勒岡州、華盛頓州和紐澤西州;如果是護照的話,包含了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馬爾他、尼泊爾、 丹麥、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其中尼泊爾也是世界首個通過身份證上登記為第三性別的國家。此外,近期更是有一些國家推出居民將在這些身份證申請表上看到第三性別的選項,且不必提供任何醫療證明性別的文件就可選擇,像是夏威夷、加利福尼亞、俄勒岡等美國的轄州。   隨著大眾對於性別議題的重視,以及性別光譜的觀點,讓我們能試著打破對於性別二元論的框架與迷思,重點是,光譜意味著變動,也就是,它並非絕對,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因此每個會有屬於自己的位置,因此也就無所謂的好與壞或絕對的正確之說!   而談到這,我們也可以思考的一件事情是,社會上是否所有生理性別歸類女性(男性)、性別認同為女性(男性)的人,他們就一定會展現出所謂的陰柔(陽剛)氣質或是女人味(男人味)?還是其實是因為社會文化建構出不同性別應該要有的樣子,而使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練習、表現,透過服裝、打扮、說話、動作等方式,來演出特定性別表達方式呢?   我很喜歡兩性化(Androgyny)這個詞,他是由學者Bem(1974)提出,指的是一個人身上擁有男女特質,白話來說,兩性化者剛柔並濟的特質其實也代表著一個人更具有彈性與整合性,因此更能夠因地制宜的在不同環境中去展現與因應。   光譜變動的觀點在於期望我們不再複製原有的二元論思維,而是回歸到個人的身上,去看見性別屬性在每個人身上獨一無二的展現方式。   我這樣說,並不是要大家一定要接受與自己世界及觀點不同的人事物,我想說的是,我們都有可能成為生活中少數的時刻,因此若能開放一些去認識那些我們不熟悉的人事物,嘗試認識後依然不能接受的話,也請尊重這些聲音的存在,而不是去否定甚至是攻擊,以共融而非對立的態度,讓這些聲音、樣子都能在友善的環境下被鼓勵與欣賞著,如此一來,我想每個人都會迫不及待成為心之所向的模樣而非被期待的模樣。   圖片來源:華燈初上官方網站 文章來自:蔡秀娟諮商心理師
要多少的認同與勇氣才可以做自己?
很多人在出櫃前會陷入一個糾結,一來覺得自己沒有錯為什麼不能坦蕩蕩;二來是害怕對方不能接受,所以選擇隱瞞,但隱瞞又為自己帶來滿滿的罪惡感,這看起來是兩件事,但其實都是在講,一個人對於自己身份認同與接納的程度。   「性傾向認同」是一個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性別的過程,知道了然後接受,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感覺是個再自然不過的過程,但對於同志而言,從「發現自己喜歡同性別」到「接受自己是同志」,中間往往會歷經許多的掙扎與忐忑,而從研究上可以概括分為六個階段,分別是:   認同混淆 (Identity Confusion):對自己的探索與理解,以及因著這份感覺會感受到自己與他人(異性戀)的不同,包含「我是誰?」、「我是同志嗎?」。 認同比較 (Identity Comparison):開始收集資料確認(有些人會透過與同性交往確認),但卻又對自己的身份產生距離感,也就是有「我知道自己是同志,但為什麼我跟別人不一樣」的內在狀態。 認同容忍 (Identity Tolerance):默認同志的身份,加入同志族群,但對於同志身份傾向負面解讀,故不太會向他人出櫃。 認同接納 (Identity Acceptance):接受同志身份,能和同性建立親密關係,對於信任且親近的人,願意適度地表明自己的狀態。 認同驕傲 (Identity Pride):接納自己的同志身份,同時對主流社會對於同志族群的壓迫感到挫折且生氣,對同志以外的族群產生排斥感,以消弭社會對同志的負向觀感。 認同整合 (Identity Synthesis):能看見不同性向彼此相異的價值, 明白性向僅是自我認同的一部分,並非全部。   這些階段其實並非順序性的,更真實的情況是,我們會來來回回地在這六種狀態中。     其實我有時候在想,若出櫃換得的是我所愛之人的入櫃,這樣的選擇帶來的意義是什麼?後來,我覺得也許出櫃與否其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身為同志身份的那份自我認同,你是否走過?」。   我見過不少同志朋友在出櫃前,認為愛與被愛這件事不該受同志身份而侷限,也期盼著他人能認同與支持自己,但在出櫃後,有些人也許進入了穩定的關係,但內心缺了一塊;也有些人則退回了櫃子,活成他人的期待。   而這其中涵蓋著太多的「想要但不敢要」、「爭取後卻無法被認可」、「擁有愛情卻失去其他關係」的苦與痛,那些因出櫃後生活上的種種變化,身邊每一段情感的糾結與拉扯,都會讓一個人在嚮往愛與被愛時,蒙上一層膽怯。   在異性戀主流文化下,我們其實一出生,就順理成章被設定好性別角色的各種事情,舉凡言行舉止、外在打扮、性格特質等等,也因為如此,使得很多人在發現自己是同志時,所需要的「認同歷程」走得比異性戀來得久,有些人探索的時間較短且明確,有些人則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去探索與接納,所以上述所談論的認同階段,其實沒有一定的時間或標準,只是我希望,每個人最終能走向「認同整合」,也就是「我知道我們不一樣,但不減損我的本質與價值,我依然欣賞自己」。   因此,比起出櫃更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你為何這樣決定?在這選擇的歷程裡,你感覺到什麼、在想些什麼?你是否意識到這個選擇所衍生的可能性?以及你是否認同自己的選擇呢?當你越清楚自己選擇背後的脈絡,在你去跟他人溝通或表達時,你也比較不會因為他們的反應而產生情緒,你也比較能去認知到「你是你、他是他」,他現在的情緒來自於對這件事的不理解,以及這件事不符合他的預期,也就是「他的反應是針對這件事,而不是對你這個人」!   最後,我也想告訴你,那些你愛的他們,可能暫時還未能說出口的一些話:   這世界仍充滿著差異,差異並不代表不好,而是面對這些差異時,我需要一些時間去適應與接納,而目前我找不到一個方式,去理解跟認識這件「與我期待或預測方向不同」的事情,但這不代表我不愛你或不喜歡你。   你很好,一直都很好,不會因為你喜歡的人或是那個人的性別,而減損你的本質與價值!   你很好,一直是如此,你有能力去愛人,也值得被愛。不論如何,凡事沒有對錯;每個選擇必然會有支持與反對,希望在人生的每一個過程,你都能堅持自己所堅持的,並且學會尊重你的選擇;擇你所愛,愛你所選。   你很好,這件事從來沒改變過,希望你不要因為認同歷程中的困境,選擇了妥協,背對內在的渴望。   希望在你面對這世界感到迷茫與沮喪之時,能找到一個人好好陪伴你,不論你的狀態如何,他不隨意給予評價;不限制你非得要是什麼樣子不可;他願意尊重你、接納你,鼓勵你如其所是地成為你自己!   願你在生命的每一刻、每一段關係中,都能感覺到幸福與自在,這是我最深、最真誠的期盼。     文章來自:蔡秀娟諮商心理師
如果可以,我也想選擇當「異性戀」-不是所有不同,都代表比較差勁!
如果可以,我也想選擇當「異性戀」⋯⋯那樣我的生活也許輕鬆許多!   約莫在小學時,小安就意識到自己的性傾向,但因為家庭的信仰與保守,使她不得不壓抑著這些發現,選擇獨自一人探索並消化著這些「不一樣」所衍生的感受與想法。小安說著自己對於同志的身份的抗拒,也時常懷疑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每當有人告訴自己同志沒有錯的時候,她腦中便會浮現那些兒時所被灌輸的同性戀是「罪過」、「不正常」、「丟臉」、「見不得人」的價值信念。   背負著社會的污名與敵意,會讓一個同志在認同的過程中更為艱難!   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是世界衛生組織在1990年將同性戀一詞從《國際疾病分類》中刪除的日子,但這卻未能將那些對於同性戀的污名給除掉,而這也使得同性戀者也害怕自己是同性戀,並出現了內化恐同的現象。   所謂內化恐同症,指得是同志長期接受社會的集體價值,而出現內化恐同症(Internalized homophobia),是一種沒有理由而產生的恐懼與憎恨,進而演變成一種慢性的心理壓力,危害心理健康。   同志的認同歷程往往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與困難許多,因為即便是現在,社會仍對同志族群有著許多的偏見,還記得前陣子迪士尼要在冰雪奇緣中置入一位同志的公主一事嗎?那時候社會掀起一股反彈聲浪,大家恐懼著這樣的電影操作是想要教小孩成為同志;以及先前漫威系列的電影安排了同志的角色出現,那時候甚至有些國家直接禁播,當然生活當中還有著許多大大小小的例子,而我想說的是,這些對於同志族群負向的態度,其實都會影響著同志族群對自己的認同與接納。   小安的抗拒,來自社會外在的眼光,儘管現今社會相較於過去友善許多,但長期身處不友善的牢籠中,也逐漸讓小安內化了這些標籤,那是一種在人我關係中「沒有自己」、「不敢有自己」甚至有些卑微的狀態,她總是壓抑著自己的感受,因為對她來說,「同志」的身份,彷彿一直提醒著自己是比較不好的存在。   不是所有不一樣都一定比較差勁!   性傾向從來不存在著對與錯,它生來天生的,並不是你喜歡哪種就可以選擇與被改變的過程,沒有人需要為自己的性傾向道歉,沒有人需要因為性傾向而被定義自己的價值!   我們對人事物的污名化、敵意甚至是歧視,其實常常來自不夠完整的認識,這容易讓我們因為抗拒將自己所看到的部分當作真實,有時候會以偏概全。   要化解這些污名化與敵意的方式,唯有真實的接觸與完整的理解,例如我們可以先上網搜尋同志相關的資料或網站;實地走訪相關的場域與機構,而這些賦予行動的過程,往往能鬆動我們對人事物原有的感受與認知,進而讓那些外化與內化的污名化與敵意的標籤消弭。   當我們能夠以彈性而非僵化的態度,面對那些生活中的不同,當我們願意以行動讓自己進一步認識某個人、某件事、某個議題時,我們而也能在理解的過程中讓自己變得開放,而我相信這樣的開放與改變,其實也正是在創造一個更多元共融的社會,讓社會中每個因不一樣而感到受傷的你,逐漸感受到友善、看見價值,並以自己的步伐慢慢的展現真實的你。     文章來自:蔡秀娟諮商心理師
超越性向的羈絆---關於我和鬼成為家人的那件事
台灣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上映9天票房破億,相信不少人都已經跑去看了,阿捨是在週三晚上去看的,原想週間人會少一點,沒想到也是爆滿,可見這部電影的吸睛力驚人,以下分享五個阿捨在電影中的看見,有微雷,還沒看過正片的朋友請小心點閱~   好奇是生命轉變的契機   故事始於一個鋼鐵直男,吳明翰(許光漢飾)撿起了地上的一袋紅包,收尾在一個「如果」的問句。我們好多時候陷在自己的猜測中,偏執地認為我們所看到的一切就是事情的全貌,但事實是,我們永遠不會真的知道他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是什麼樣子,而當下感覺的倒楣也不一定真的那麼倒楣。就像電影「阿甘正傳」裡說的:「人生有如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將嚐到哪種口味。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要吃下去才會知道,人生也要走下去才會看到不同的風景。   鬼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人。這部電影裡,林柏宏飾演的鬼---毛毛,會飄浮、會嚇人、會穿牆、會附身,但買賣毒品、撞人逃逸、包庇罪犯、隱瞞外遇、雙面間諜,做這些可怕事情的,都是人。毛毛大多數是以一個意念的形式存在著,期待有人來瞭解自己,替自己完成一些在世時來不及完成的事,而這些事多數都充滿了愛。   相處是情感累積最重要的因子   電影中有好多烏龍,但不像真實生活,遇到烏龍一次兩次就不再溝通,一人一鬼被緊緊綁在一起,即使生氣,對罵後還是要繼續相處、磨合,感情才慢慢累積起來。通常太過灑狗血的劇情會讓阿捨看不下去,這部電影的後段,兩個人的彼此付出,其實可以媲美鄉土劇了,但為什麼可以讓人感覺如此合理呢?細細思量後,發現拚命來自於一個瞬間的願意,而願意來自於很多很多時間相處累積的情感,是這份濃厚的情感讓阿捨可以收下如此用力的劇情。   守護者的親密   導演似乎講述了一個很多人都想要,但愈來愈難獲得的親密狀態。當我們活著的時候,心中充滿對過去的悔恨、對未來的焦慮,一直想著下一步要怎麼走,才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人生,很少花時間在當下、在他人身上。而毛毛成為鬼時,他的一生已結束,不再有什麼事情非要完成不可,能夠把注意力都放在他人身上,也才因此得知許多生前不知道的事,彌補了心中的誤解與悔憾。這部電影用超現實的形式實現了現代生活中很難的現實,如果有機會像毛毛一樣,用旁觀者的角度去看重要的人,也許就有機會開始作出更不後悔的選擇。   情感無關乎性向   看到吳明翰說:「跟…我…老…公…」以及毛爸(庹宗華飾)答應會去婚禮時大哭的請舉手!我承認自己當時淚流滿面。很難得一個部愛情電影沒有任何激情戲,卻把感情鋪陳地如此飽滿。與其說這是一部同志電影,我更想要把「同志」這個元素從電影中拿掉,去看祖孫、父子、人鬼、鬼狗之間的情感,每個生命都深刻地交織著,當對彼此的在乎被看見,生命也就完整,沒有遺憾了。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導演把片名取叫關於我和「鬼」不是「死Gay」變成「家人」不是「戀人」的那件事,因為真正將人聯繫在一起的不是性向,而是認真相處後的欣賞與在乎。     文章來自:邱韻哲 諮商心理師 圖片來自:《關於我和鬼成為家人的那件事》電影劇照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真實的接觸、完整的理解,才能轉化看似對立的人事物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整部電影以《親愛的對象》歌曲中的貫穿整部電影 。   在河堤邊,毛毛向吳明翰傾訴著,生前自己的一切,因著同志身份與父親關係的轉變、面臨與伴侶家豪關係的變質、對於被愛與接納的嚮往與執著,當那些期盼與失落夾雜在一起時,或許你會發現,有些事已經超越性傾向,而是生而為人,在關係中都會經歷的。     「以前談戀愛只能及時行樂,同婚通過之後就想說,天啊!好像真的可以在一起一輩子!」   毛毛這話,確實講了許多同志的心坎裡,以前談戀愛,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期待著在關係愛與被愛,害怕著,關係無法走向未來的焦慮。   在關係裡,同志身份沒有比較特別,跟異性戀一樣會經歷,關係建立前忐忑、經營關係中的磨合、關係變質後的分離與失落,危難時刻的犧牲,一樣會因為跟所愛之人爭執而想把自己喝個爛醉,甚至有時候也會閉起眼睛,選擇忽略關係中的一些事實,在關係中的你我,也許只是扮演的角色不同,但愛的本質一樣。   「只希望有個人能夠愛你一輩子,如果有一個人我可以全然信任他,他也可以相信我,那我就滿足了、有一個人可以一起生活,照顧彼此到老。」   聽著這話,我眼眶也紅了起來,除了感動臺灣在同志運動上的努力與實踐外,更多的情緒來自,我知道這簡單的期盼,承載著數不盡的等待與失落。   有些人、有些事雖看似不同,但卻未必只有走向對立的選擇。   很多時候,我們會對一個人的身份或其所屬的群體,形成一套專屬於這個群體的理解與行為,這樣的對人的分類與思考正是所謂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而刻板印象是產生偏見與歧視的原因之一,雖然它有時候會幫忙我們快速且正確的認識某個群體,但有時候也會有出包形成錯誤的解讀,例如一開始毛毛親與吳明翰對同志的態度。   試著回想電影一開始警察吳明翰在健身房逮捕毒販的那一幕,以及林子晴對他說的:「現在是什麼年代,還有人恐同?」吳明翰把對同志族群的偏見與刻板印象在電影一開始毫不避諱的演了出來。   或許你會好奇,看似對立的兩個身分,怎麼隨著時間的推進,不是走向撕破臉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而是關係變得越來越好,甚至陪伴對方去看見自己的不足與不勇敢之處。   電影前期,兩人因為陰陽錯陽差的冥婚,對彼此角色的厭惡;轉換成各取所需的關係,吳明翰幫毛毛找到車禍肇事者,毛毛就幫忙吳明翰立功回分局上班;到最後兩人發現車禍肇事與要逮補的犯人是同一個人時,兩人瞬間了有共同目標,形成了合作的關係,因為這樣的合作,雖衍生了不少誤會與衝突,但也因為這些看似要關係破局的互動,讓關係出現轉折與深化。     兩人在合作要找出黑道大哥的過程中,因為一次次的誤會,讓吳明翰暫時失去警察的工作,並遷怒起了毛毛,兩人在那一次中控訴著對彼此角色的不滿。   毛毛:「從來不覺得自己有錯,在那邊惱羞成怒的就是直男。」   吳明翰:「你爸跟家豪的事情,你哪一件事解決了?」   面對毛毛的指責,吳明翰直接奔向毛毛前男友家豪家,想要逼毛毛面對生前未處理好的關係,原以為會不歡而散,但卻因為這些真實的相處經驗,第一次讓他切身地感受到身為同志的毛毛,在關係中的困境還有那些看似不敢面對的背後,其實已經千瘡百孔的樣子,那一幕,他的眼神裡充滿著不捨與心疼。而這一刻,吳明翰心中對同志的恐懼,也似乎開始出現了心境上行為上的轉變。你會發現,所謂的「被接納」與「被承接」的關鍵,往往是因為真實的接觸與完整的理解。   也許是也有過成為社會中少數的經驗,所以對於個體差異大於群體這句話的感受特別深刻,也更清楚的知道,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與世界大多數人不同時,所衍生到恐懼與孤單,或許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也讓我更體會到,這時候的自己,會有多希望這個世界出現一個這樣的人,少一點定義,多一些好奇,去認識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我深信這個世界是善良的,只是缺乏行動,很多事情,或許除了態度上的積極外,更需要行動上的實踐,例如,可以上網搜尋相關的資訊、參與相關議題的講座,又或是實地拜訪這些相關的單位,去感受其環境氛圍、近一步這群人的真實生活樣貌,從而鬆動那些原有的認知與感受。     文章來自:蔡秀娟諮商心理師 圖片來源:金盞花大影業《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劇照

開啟線上櫃檯

我們使用抱抱醫學預約系統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