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
×
你感到孤單,因為不知道如何讓他人進來
「一直以來都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善於表達自己需求的人,甚至在重要他人的面前更甚之,有時候好像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理解我...就像是我跟大家都格格不入,也逐漸不會去期待誰可以懂自己了...當然會感到孤單...但那好像也沒有辦法...」
也許你感覺到自己就像是住在一個孤獨星球,即便感到孤單,但那似乎只能夠獨自忍受。
其實,有時候並非他人不懂自己,而是在關係的互動中出了狀況,那使我們與他人的距離慢慢地被拉開,也許是為了保護自己、又或者是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向他人靠近。
關係並非利益交換,也不是你讓對方比較多,對方就理應回應你的期待
有一種互動模式是習慣順著他人、以他人的需求為主,期待表現出一個「好相處」的特質。不過,在一段關係中這樣的模式終將失衡,長期作為關係中付出或是沒有表達意見的那一方,不但忽視了自己內在渴望被照顧的心情,在關係中亦不自覺地讓另一方變成了「只懂得接收卻不懂得付出的壞人」。
當埋怨著「為什麼我這麼能夠理解你,這一次你卻不行」的同時,我們是否也把關係當成某一種「利益交換」?就像是「如果我平常體貼你十次,那你第十一次當我需要時,你就一定要理解與同理我」一樣?
但關係並不是天秤,不是比誰做得多誰就有話語權,而是在彼此互動的過程中,清楚自己的感受與需要,好好的與對方溝通。
感到沒人能夠理解,而我們也沒有給他人機會
在臨床上有些故事,會說道「因為我自己喜歡被這樣對待...所以我也在示範給他看,那他為什麼沒有辦法理解?」
若我們對待他人的方式,背後藏著的語言是「我其實有被你這樣好好關照的需求」,對對方來說,其實是很難以理解的;用自己覺得舒服的方式對待他人,而非用別人想要的方式對待他,聽起來我們也不清楚對方想要被對待的方式,而是一昧地使用「自己覺得好」的方式對待別人,也期待他人可以理解「這是我想要被對待的方式」。
這樣的互動模式既沒有辦法讓對方理解自己的需要,甚至給了對方一個大難題,若他人沒辦法從這些非語言的訊息中讀出本意,那又辜負了我們繞了一大圈的努力。
關係中並不是一方多努力,就能夠成全雙方
孤單,言下之意是感到只有自己一個人,即便是身邊圍繞著眾人,也感到沒有人真正的貼近自己。而這時候容易不小心「過度努力」,以為只要自己多努力一些,就可以成全一段關係。
在關係中最困難、也最需要學習的課題,莫過於練習表達自己,而這包括著太多「從自己出發」的課題,當我們無法理解自己的需要,自然也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讓他人理解;而在關係中需要意識到自己正在用什麼樣的方式渴求被理解,以及為何得不到想要的理解,這需要長時間的覺察與練習。
在心理治療中我們學習理解自己與他人的互動模式,在不同型態的關係中覺察自己的各種情緒與想法,沒有一段關係能夠天生就完美互補,而是在一次一次的互動中交織成彼此適合的樣子,而若能夠更細膩敏感地發現自己與他人的互動中,個人的角色位置以及期待被對待的樣貌,在一段值得付出的關係中,也許我們能夠慢慢地感受到他人、也能夠逐漸地讓對方進入我們的心裡。
文章來自:郭玟秀 諮商心理師
他不是王子,我也沒有公主病!-卡珊德拉症候群II
上一集我們淺談了亞斯伯格傾向者的伴侶經常面臨的困境,這一集來談談,在這樣的關係中,如何穩定關係也能安放自己。
設立心理界限
卡珊族群可能感受與伴侶的溝通猶如朝大海投石,少有音訊;或時而莫名受伴侶指責,因而產生自我懷疑,挫折與憤怒的箭靶甚至轉向自己:都是自己的選擇,是我活該、我是不是真的做不好...
→ 如同溝通本身,必須由雙方共同建立,沒有一方應該承擔所有責任;又如對於伴侶的指責感到莫須有,你可以做的是畫分哪些是伴侶自身的情緒,而非你「造成的」。幫自己架設心理防護網,擋下不必要的情緒責任。
理解掌控感背後的需求
卡珊族群與伴侶的相處非常考驗掌控感的需求,許多人感到失控,無論做甚麼,都無法影響伴侶,甚至得到反效果。這容易使人憤怒,但憤怒底下是無望與習得無助感。
→ 這些控制感的背後是甚麼?無法控制一切時讓你感覺自己失敗了嗎?覺得無法控制時,是否引發了對失去關係的恐懼?是否感覺自己不重要?是否,真的很希望伴侶可以「看見」自己呢?
解讀伴侶「愛的語言」
「不被愛」是許多卡珊經歷的感受,伴侶不如預期,表達對自己的喜愛。加上與社會「表達愛的方式」共識的落差,更容易激發伴侶是否不愛自己的焦慮與失落。
→ 在這樣的關係中,理解伴侶的行為語言是重要的,對於他的行為與想法感到困惑時,與他核對才能了解他的思考邏輯。同時,具體向對方表達需求、希望他怎麼做,讓他也能理解你。在這一來一往慢慢找到相互理解的語言與共識。
看完這幾點,你可能會想:為甚麼都是我要調整?
談這些並非「因為對方有亞斯傾向、對改變免責,只好我自己改變」,反而是回到自己身上,尋找能讓自己舒服的位置與相處模式,所以這樣的挪動,不是只為了關係,也是為了自己。
以上都是大原則,實際做法會因雙方特質、依附型態差異,需要耐心嘗試與修正。若陷入關係困局,即便難以與對方參與伴侶諮商,個別諮商還是可嘗試的選擇,也是騰出一段時間,安放困惑疲累的自己。
文章來自:鄭芷昀 諮商心理師
他不是王子,我也沒有公主病!-卡珊德拉症候群I
他們說:「妳老公老實又專情、認真工作養家,大家都很喜歡他,不太能理解為何妳還不滿足」
妳想著:「書裡、甚至最近很紅的電視劇,都說他們很善良、要理解他們,但是誰來理解我?」
「每次看朋友秀恩愛,真的很羨慕,因為我們連基本的溝通都做不到」
這種難以言說、也難以獲得理解與認同的孤島感受,是「卡珊德拉症候群(Cassandra Syndrome)」的共同經驗
卡珊德拉症候群,泛指因伴侶人格特質或腦部損傷,導致自身情感需求無法被滿足,卻也無法獲得他人理解與認同,所產生身心失衡、孤單憂鬱的狀況。目前卡珊德拉症候群,最常被用於形容具亞斯伯格傾向者的伴侶。
孤獨、失去情感連結
由於亞斯傾向者在情感需求與表達上的不同,另一半釋出的親密需求每每石沉大海,除了難以對話,也導致另一半感受不被理解甚至不被認可。
不被愛的感受
親密感是關係重要的元素,親密感來自情感上的交流,當情感連結受到阻斷,親密感也無法構築,使得卡珊族群甚至懷疑自己是否不被愛。
習得無助感
亞斯傾向者經常有堅持己見之處,也常沉浸於自身世界,卡珊族群經常感受被拒於門外,儘管調頻,都難以得到回應,無論怎麼做都無法讓對方看見自己。長期累積的挫折,也讓卡珊族群有沉重的習得無助感。
自我懷疑
許多亞斯傾向者能專注於工作,也有足夠能力習得社會化技能,呈現符合社會期待、甚至受歡迎的模樣。亞斯特質對關係的影響,經常只呈現在家庭,卡珊族群的困境被禁聲了,除了無法向人傾吐,也反過來懷疑自己是否要求太多
「好希望自己得絕症,我不會悲傷,反而覺得:終於能解脫了...」
除了情感需求不被正視產生的孤單感,他人與自我的懷疑、習得無助感,也讓卡珊族群變得憂鬱無望、失去自我價值與存在意義...
卡珊族群的沉默,背負著無法改變現狀的失落、對關係的失望與對自己的無能為力。痛苦能夠被認可,或許於卡珊族群而言,就是某種程度的解救了。
下一集將持續討論,身為隱藏的卡珊德拉族群,如何嘗試在關係中找到安放自己的空間。
文章來自:鄭芷昀 諮商心理師
給面對結束總感到不安的你
關係的結束,對你來說是困難的嗎?
面對結束,你屬於...
瀟灑說再見
默默地當作沒有這回事發生
察覺到關係要結束,先下手為強!
每一次都不知所措
生活中與人之間的關係、甚至是在開啟諮商之後與心理師之間的諮商關係,只要是「關係」,就必定會面對到「結束」。
不論結束的形式與對象為何,對於「結束」的感受,往往會讓人摸索出一套應對方式,可能是安撫自己不安全的感受多一些,又或者是盡可能地讓這個結束帶來的感覺,不要太影響到自己。
結束關係的失去掌控感
許多人會說,當關係結束的時候,會帶來那種失去掌控的感受,因為關係的開始可能需要兩個人合意;但是關係的結束只需要一個人做決定就好。
關係的結束帶給人一種「失控與失序」的感受,好像只能夠被動接受結束,而這個「被結束」的感覺非常糟糕,就像是被留下來、被拋棄、被遺忘在這裡的感覺。
不安全的感受
關係「可能」會結束,帶給人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因為有這個可能性,就讓人無法安心;即便理性上的自己知道沒有辦法「確保」什麼事、即便對方再三保證也沒有辦法確定一段關係會持續到最後。
而這樣的感覺也會讓人一直有一種戰戰兢兢、害怕不安、小心翼翼的感覺,就怕自己做錯了什麼而導致這個關係結束的機率升高了。
不相信任何人的保證,於是選擇只有自己就好
許多人前來諮商的時候會說道,即便是身邊的伴侶、朋友等給予的解釋與溝通,再怎麼真誠,自己都沒有辦法真正的去相信,就像是心裡會有一個懷疑與疙瘩在那裡,而那無法痊癒,在關係中感到既痛苦又無法靠近,最後只能夠選擇結束。
選擇自在地一個人、與因為害怕失去而決定一個人的狀態是不同的,當我們因為害怕失去一段關係,而選擇讓自己隔絕在所有的關係之外,也許過得自在也少了許多「害怕失去」的風險,但終究心裡會知道,自己仍是渴望的,只是因為太害怕失去而選擇隔離。
諮商中的練習
許多人前來諮商,想到有一天必須要與心理師結束關係,會感覺到無法依賴、也會有種焦躁不安的感覺,到底應該跟心理師說多少?如果最後都要結束那現在還需要開始嗎?
諮商的開始是謹慎的、諮商的結束也會需要好好的討論。面對諮商的開始、過程、結束,就像是我們人生中可能面臨的每一段關係。也許你並非害怕「結束」,而是結束帶來的痛苦感受是無法承擔與想像的。而在諮商關係裡,面對「結束」與「害怕失去」的心情,會是心理師與你共同面對的課題,這個結束可能帶來的可怕想像,並不會是自己在面對。
文章來自:郭玟秀 諮商心理師
「你愛我嗎?」的問題背後:「嘿……我們還要繼續走下去嗎?」
「你愛我嗎?」BR 用不可思議的瞪大眼神,向我說著他女朋友問過無數次的問題。
「他整天就一直問欸,一直問、一直問、一直問欸!就這麼一句話,真的快煩死我了。我告訴她,我愛她、我也會一直待在她身邊照顧著她。當下她會相信和被我安撫,可是到晚上他又會再不耐煩的問我,真的愛她嗎?你說該怎麼辦?搞得我真的想和她分手了。」BR 很無奈、也帶點生氣地說。
這讓我想到先前網路上流行的「一句話惹毛女朋友大賽」。簡單來說,就是伴侶聽到這句話以後,瞬間被惹得火冒三丈,立馬遞出分手同意書。
「我和其他朋友說這件事情,他們不是嘲笑我乾脆 PO 上網、就是諷刺我太沒容忍度。我好幾次和他們解釋這不是一般的狀況了,但沒有人要認真聽我說這件事。」BR 兩手一攤,用一種略帶試探的眼神看著我,好像在問:「你會相信我嗎?」
我們聽到其他人的話語後,會先在心中做出一個詮釋,可能受情境的不同、本身個性的不同、或受到過去事件影響,而做出不一樣的詮釋。一句話背後隱含相當多的訊息。我們可以同樣聽到一句話,但是由媽媽擔心地說出、由女朋友埋怨地說出、或由小女孩俏皮地說出時,感覺完全不同。
當 BR 的女友說出「你愛我嗎?」,可能僅僅是她單純想聽到甜蜜的「我當然愛妳啊,寶貝」;也可能是打鬧性質的對男朋友撒嬌,想要製造點生活中的情趣;也可能是兩人關係已經走向死胡同,她想確認這段關係是否還有情愫存在,而如果在的話、如果愛的話,也許還能一起繼續走下去……。
這次的會談結束後兩天,BR電話表示,下次能否帶女友一同前往聊聊。他想讓兩人都可以有表達想法與情緒、又不用擔心失控的空間。
我同意。
一個禮拜後,兩人共同出現在我面前。BR 穿著黑色短袖上衣,上面有個男人身穿帽 T,背對但又回頭,不屑的看著前方。BR 的女友 YU,則是白色條紋的衣服上印有顆大大的黑色骷顱頭;他們衣服的圖案都和臉上的表情相去不遠。
我頓時覺得今天要看到一對情侶分手了。
剛坐下來,YU 率先發難:「今天來這邊就是要把話說清楚對吧,好。」她吸了一口氣,「我覺得你一直都不夠關心我!你根本不了解我想要什麼!你讓我完全沒有安全感你知道嗎?」
「安,全,感?」這三個字的音量大概有兩萬分貝,我覺得等下 BR 頭頂會噴出岩漿,「你、你才一點都不體諒我吧?我每天下班後這麼累,你在那邊一直問一直問,我好好地回答你不滿意、我被你弄得煩了你就生氣,到底是想怎麼樣啦!」
「怎樣?」YU 的尾音顫抖、明顯小聲很多,「我只是想知道你愛不愛我啊……」她忍不住地邊說、邊掉下一顆一顆眼淚。「你自己也知道,我們拖了那麼久,根本沒什麼感情了吧……但你從來沒有認真回答過我,我們也都不敢真的面對這件事情。我只是想知道我們究竟還適不適合一起走下去……我做了那麼多事情維持這段感情,如果你真的還愛我的話,那也做點什麼啊!什麼都好啊………」YU 最後很無助、很難過地哭喊著。
後續的會談中 BR 坦承,這段感情經營了十二年,而早在第五年的春節過後,兩人因為女方想結婚、但自己還想拼事業不結婚的想法有過好幾次大爭吵。再加上雙方上下班時間不同,每次都很難安排出共同的約會時間。所以慢慢的減少見面次數、從一個禮拜一次、兩個禮拜一次、最後改成一個月才見面一次。而愛情,似乎也理所當然的逝去。
但為了維持表象與內心的平靜,好幾年間,雖然 YU 再也感受不到兩人間的親密與激情,卻也不敢開口討論,深怕把事情弄得更糟。因此只能透過不斷詢問 BR 是否還愛自己,暗自祈禱哪天對方能夠重燃愛火,給自己一個真切熱情的擁抱──或乾脆一腳把殘存的火苗踩熄。
另一方面,BR 不想坦承已經不愛 YU。因為那代表自己需要經歷一段沒人陪伴、且痛苦的分手期。或許更多的是某些失敗的自卑與自責,而這會讓正處在事業高峰的 BR 帶來無法承擔的風險。因此他也選擇逃避,有意無意不去探討 YU 說出「你愛我嗎?」背後真正的用意;一直到現在,兩人不知是裝傻還是天真的,又過了八年。
一句話背後有很多意思,仰賴於「說」的人如何呈現、以及「聽」的人如何解釋。但更多時候,是端看我們的內心「想要」怎麼過生活。
唯有去探索,瞭解自己與對方的想法、和真正的需求,才有可能知道每一句話背後,隱藏了哪些重要的訊息。無論對伴侶、對家人、對自己。那些訊息,總是我們沒能說出口的話,卻是心底最在乎的一切。
文章來自: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一段感情中,你們真的「相愛」嗎?
「他不了解我們道別後,我一直打給他是想關心他到家沒。那段路很難騎,我會擔心他出事情啊,可是他每次都回家很久才打給我。」
「他之前工作上很沮喪沒有活力時,我都會想帶他出去玩,讓他出去走走開心些,但他都不想出門。我想讓她放鬆些,但他只想睡覺一點都不領情。」
「我知道他很愛我,可是我覺得他一點都沒有感受到我對他的好!」
也許有時候你對他很貼心、有時候甚至無微不至的照顧他。但有些時候,你卻覺得他一點都沒有想接收這份愛情中的溫暖與關懷;原因或許是,你一直都不清楚,他想要的「愛」究竟是什麼。
你們在一起多久了呢?又真正「相愛」多久了呢?你真的知道他要的愛、和他的需要是什麼嗎?還是其實,你們沒有討論過這個問題,覺得雙方應該都可以自己看出來呢?
有一陣子,我問過很多朋友這個問題:「你覺得你的男/女朋友做出什麼事情,是會讓你嘴角不自覺上揚,然後感受到一股暖暖的愛呢?」
我收集了非常多朋友與情侶的回答後,發現每個人對於「愛」的定義,不外乎是能關心對方、體貼對方、照顧對方等等。雖然定義上相去不遠,但如果再接著追問實際上的做法,也就是如何才能讓自己感受到「愛」這件事,則有非常大的差距。而背後也當然有各自的原因。
我的朋友B認為,當男朋友帶她去有大圓桌的餐廳吃飯時,才能體會到滿滿的愛。因為那曾是與家人唯一聚會的時光,當時她能感受到全家人相互關心與聊天的溫暖熱絡。長大後,她便對大圓桌有了感情,也與「愛」搭起深切的連結。
也有一個學姊N,常覺得要為對方犧牲才是愛。犧牲工作的時間、犧牲睡眠陪她,她才覺得對方是真的愛她。而那是因為她自己總會為其他人做很多事情、很多超出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來博得對方的喜歡或肯定。但這也經常帶來許多壓力和疲累不堪。
另一個學弟J則覺得,若對方能靜靜地聽自己說話,就是一種愛的表現。因為從小媽媽常會唸故事給他聽,而他會不吵不鬧地聽媽媽把故事說完。因為小小的他知道,那是對當時患有憂鬱症的媽媽一種「愛」的方式,不去打斷她、讓她順利完成照顧小孩的責任。
每個人對愛的定義不盡相同。
這些「愛」與「被愛」的方式,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都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每一個男人、每一個女人,都有他過去累積已久的成長故事,也許是開心正向的,也許是難過痛苦的。而這些,都形成他怎麼去看待「愛」。也唯有透過這些經驗,他才知道怎麼「愛」人,與期待怎麼「被愛」。
對於曖昧兩個月的同學、交往半年的男朋友,或是你下一個遇到的新對象,他們「愛」與「被愛」的方式,可能不會相同。對每一個妳認識的人來說,「愛」也可能都代表著不同涵義。所以,當你拿著「自己的愛」給予對方時,未必就會讓他感受到「愛」、也未必就是他想要的「愛」。
因為,什麼是對方想像中的「愛」,我們還知道的太少。
所以當你用你的方式愛他,他卻不領情時,有沒有可能,因為那是你腦海中「愛」的方式,但其實並不是他記憶中認定的『愛』的表現?
他想要的「愛」是什麼,你知道嗎?你想要的「愛」是什麼,他知道嗎?
我們總在想給對方最好的一切時,他不接收;在對方想關心我們的時候,覺得他根本不瞭解自己想要什麼。但經常,並非不是他要的愛你給不起,或是你要的愛他不能理解,而是,你們未曾討論過,對方想要的愛究竟是什麼?
很多時候,我們當初怎麼感受到「被愛」,就會學習這樣的方式去「愛」人。然後就也會拿自己「愛」人的方式,再去評估現在是不是「被愛」;而每個人的經驗都不同,每個人給予和接收情感的方式也就不會一樣。
所以,如果想瞭解你們是否真正「相愛」的話,不如和他/她討論看看吧。
文章來自: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愛情中的過度付出者,你是否思考過,焦慮的來源可能是原生家庭?
在拯救者的腦海中,現實並非用來修正幻想,反而是修正現實來符合幻想。
走向極端的是想法是:「若你還沒愛我,表示我付出得不夠,或者你沒有看到我的付出,那我就要做得更激烈。」那是從小到大都沒有感受過的生命驅動力,所以現在無論付出多少代價,都要求自己去得到這份愛。
拯救者的童年,可能是窮苦潦倒,可能是父親或母親缺席,其中一方的照顧者沒有盡到家庭責任,反而需要孩子成為家中支柱。假設是父親缺席而母親需要協助,那拯救者就會接手父親的照顧責任,成為母親的伴侶,照顧她、心疼她,這對一個小孩來說十分辛苦,但也能從中再次獲得母親的愛。
他拯救了母親,讓她有時間和精力看見自己的好,藉此獲得稱讚。但當父母持續酗酒、晚歸、精神疾病導致哀傷而難以被拯救時,對孩子來說更具挑戰性了。他更是加倍努力,能為父母付出一點點都好,如果這個家給不出愛,那就由他來給。因此在家庭關係中,更加討好或協助父母,象徵性地拯救自己的情感貧乏。
愛,對他來說就是難受與痛苦,但也混雜著甜美與滿足。對拯救者來說,痛苦是與一段情感的連結。透過受苦,能更明白自己需要努力什麼,也更加確定自己的存在。
美國著名的精神分析師蘇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說:「孩子的人格輪廓是由父母的焦慮深深蝕刻而成的。」
父母的家庭角色帶來的影響絕對不僅只於童年,父母彼此如何互動、父母如何與孩子互動、父母如何與其他人互動,這些都烙印在小小孩的腦中,從此按照某種方式持續生活下去,就算意識到要改變,若沒有探索、引導、定期檢驗,很容易又恢復原本的模式。
「畢竟是爸媽」這句話常出現在諮商中,它隱含了某種不可分割性,讓你脫離不了家庭,也脫離不了痛苦。但不可分割也代表著,倘若脫離家庭,似乎就是不應該。對拯救者來說,與需要拯救的人相處,即是不用離開家庭,卻能拯救家庭的象徵。
這種情況延伸到成人階段後,當遇到一位身處困境的伴侶,便會無意識地勾起童年感受,而且對方愈是墜落,愈覺得有義務將對方救起。透過拯救這位與父母有同樣感受的人,彷彿能重新拯救父母一樣,讓家庭完整。就算一段感情已經結束,也持續沉浸在痛苦中,讓這段感情在內心繼續存活。但也因為維持這種連結與愛的假像而遲遲無法走出痛苦。
因此,若在原生家庭中並未得到足夠的關切,就可能產生對愛偏執的狀況,不論是拯救者還是被拯救者,其實只是渴望愛,渴望有個人待在不遠處,在他累了、慌了、怕了之時,不會拋棄他,而且摸摸他的頭,告訴他:
「不用擔心,就算情況再糟,我都會陪你一起面對。」
有個人能在身旁,點一盞燭火,給他希望。
上述文字截自於莊博安諮商心理師之新書《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梳理你的原生家庭,走出鬼打牆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