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近年「愛自己」的議題越來越被重視,身處在集體主義的亞洲國家,照顧個人、以自己為主的想法在過去時常被認為是「自私」的表現,也於是這個「愛自己」的議題對我們的教育來說,一直都不是一件容易實行的事。
愛自己是什麼
愛自己是什麼?是逛街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參加想要的活動、從事喜歡的運動、把時間留給想要的人、不屈就也不妥協、不喜歡就說不要、爭取自己的權益、不輕易地因為任何人而委屈自己......?
做到這些,是否就是愛自己呢?會不會有些時刻即便做到了,但還是不覺得內在的自己有被好好的疼愛與關照到?
愛自己的行為是否帶來罪惡感
當在選擇滿足自己的需求、把自身的需求放在優先時,是否在心裡會有一個小小的聲音(不論多麽的微小)「真的可以嗎?」,或是有那麼一點「罪惡」的感受,就好像做這些「愛自己」的行為是錯的、沒那麼合情合理的、擔心他人眼光的、或是害怕被評價的。
有時候我們處理罪惡感的方式,是更強硬與極端的反對它,像是「我就更愛自己」一點,反映在面對他人與自己的需要時,沒辦法有調整的空間與彈性,這時候愛自己更像是一種執念,而非關照自己的行為。
為什麼我們愛不回自己
從母嬰的角度來說,嬰兒需要有母親(或其他照顧者)來不斷地藉由對他的行為有反應、告訴他這是什麼樣的感覺來認知到自己的存在,這聽起來有點奇怪,但嬰兒並不是天生就能夠理解現在發生什麼事情,若身邊的大人能夠一點一滴地告訴他「這個感覺是...」、「現在覺得有點生氣對嗎?」、「沒有人理你你很難過齁?」這些感受,能夠讓他更意識到「我」的存在,「原來我現在正在發生什麼、感受什麼」,這個理解對於一個人的心智發展至關重要,而孩子也是不斷地透過他人對自己的關注,來慢慢練習與學會「關注自己」。
當然這不是做錯一次就會影響很大,而是一個長期、連續的過程,在成長過程中也許環境、教育、社會框架,常常會讓我們忽略了「自己很重要」,又或者是說「其他的事情更重要」。
若以臨床上的例子來說,我們會時常聽到的故事像是:現在家裡需要你比起照顧自己、更需要你做為一個成熟的大人,家裡有太多的情緒需要被接收,而你自然而然長成一個照顧者,比起聆聽自己,你更需要去聆聽「這個家發生什麼事」;於是我們慢慢理解與認知到,有時候其他人的需要更重要、更緊急、更需要被關照,那我自己擺在後面,才能夠照顧到大家。
這並沒有錯、也並不是檢討每個人的成長背景,每個家庭的需要不同,但可以思考的是,當我們長大成人,也許家庭已經沒有這個需要,又或者是現在自己能夠為自己做決定,在每一個「別人或是自己的需求」選擇裡,會不會我們總不小心地、下意識地、好像沒有選擇地,又忽略了自己,這樣的心理感受與在物質上或外在做了多少愛自己的行為無關,而是內在的自己長期委屈與受傷的結果。
我可以為自己做什麼
若發現自己有這樣的傾向或是類似的感受,我們已經先意識與覺察到了,而這是很重要的一步,代表我們開始正視到「自己」的重要。
但接下來在生活環境中也會有許多的挑戰,每一個「他人與自己的需求下你會選擇誰」都是一個考驗,先以他人的需求優先不代表就不愛自己;而先以自己的需求為主,也不完全就代表我們超愛自己,而是不論我們決定怎麼做,內在都能夠「清楚、理解、接納」,知道我為何而做,而不是因為誰或是不得不去做。
愛自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若我們花了十幾年長成了現在的樣子,那並不是不好,而是代表這十幾年我們用最適合與適應的方式活過;但現在我們想要的與當年的自己不一樣了,也於是我們來到這裡。
心理治療協助我們更「理解」自己內在的想法與感受,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並非一蹴可幾,每一個生活中不同的情境都會帶來不同的掙扎,而那些掙扎可能讓人習慣用「舊方法(也就是忽略自己的方式)」處理,心理治療的意義是能夠去討論與意識,也許未來某一天我們能夠做出不同的選擇,而那也讓自己內在平靜。
我會說,我們不是不愛自己,而是不懂得愛自己;現在我們想好好知道愛自己的方法,於是我們在這裡。給自己一點時間,讓我們一起來理解內在那一個渴望被愛的自己。
文章來自:郭玟秀 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