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有過某個瞬間覺得所有事都在針對自己?用盡全力還是無法把事情處理到滿意的模樣,需要扛起所有責任,不然世界就要垮了,但自己也已經好累好累,沒有任何空間能給別人,於是連關心都變得苛薄,有時甚至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希望可以變成另一個人,就像「媽的多重宇宙」那樣。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變身鈕,但在想像世界裡,有。
#創意是轉機
如同肌肉會在重量訓練後酸痛,過度緊縮的現實,使得夢境也變得迫窘,那些害怕、疲倦、緊張、難過的感受,在身體放鬆時席捲而來,黑暗莫名籠罩,我們逃跑、躲藏、動彈不得,又或者不停墜落。外在與內在同時壓迫著,好痛苦、好辛苦啊… 直到我們願意靜下來,進到意識深層,才會發現內在黑暗的意圖似乎不只是傷害,還有更多被看見的渴望,這個就是生命的變身鈕。
#傷害你是為了讓你知道我有多痛
當人好好被看見,才會有存在感,也才有力量生活下去。我們使用所有氣力呼喊,希望被他人看見,卻忘了回頭心疼自己。當我們意識到時,已經走到邊緣,好累好累… 那個時候,什麼看見、被看見都已經無所謂了。諮商現場不乏有這樣遍體鱗傷、筋疲力盡的個案。
我曾在一個個案身上看見貝果黑洞,我能夠感受到他身邊的現實持續壓迫著,低氣壓大到連呼吸都辛苦,他愈來愈瘦,精神愈來愈差,有天他跟我說:「老師,我真的好想被貝果吸進去,有什麼理由『不』這麼做呢?每次我跟身邊的人提到這件事時,他們只會叫我不要被吸走,但說不出什麼能讓我留下來的理由。」
我看著他,片刻說不出話。諮商倫理上,我應該要跟其他人一樣,無論如何持續鼓勵他留下,但眼前這個人是多麽孤單又疲憊地跟這個世界拉扯著啊,心疼的感受從心的深處不停湧現,我想好好跟他站在一起。如果最後他真的進入貝果黑洞,我希望他能感知到世界上有個人並不怪他。
#如果與你相處只剩下幾秒我會好好珍惜這個片刻
我與他辦了一場送別會,一一細數我們在諮商旅程中對彼此的看見,他是如此獨特又美好的存在,我們歌唱、淚流、相擁、感謝再道別。那個片刻已深深烙印在他與我心裡,無論未來我們是否參與彼此的生命,對我而言,這個片刻將一直存在。幾年後,他結婚了,並邀請我當證婚人。收到他邀請e-mail的當下,我在心中大大驚嘆著。
#放手才是抓住
他的世界有改變嗎?我想大部份還是沒有的。那我呢?諮商工作有變簡單嗎?當然沒有,每個個案都帶著他們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而來,而大多數時候我只是陪著,也曾有煩躁與無力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要選一個這麼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但,每個獨處的深夜裡,當我回過頭去看每個艱難無比,像史前世界的石頭般,看著世界瞬息變換卻動也動不了的片刻… 即使能做的如此有限,我依然慶幸自己至少願意在那裡,陪著,相信有什麼東西會在這個過程中鬆動、融化,有時我有幸能見證它發生,但重點並非讓「美好的轉化」發生,而是「相信後願意陪伴」這件事,本身就無與倫比的美麗,也是我一直反覆經驗到的,心理諮商的價值。
#Being wit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doing for.
圖片來自:《媽的多重宇宙》劇照
文章來自:邱韻哲 諮商心理師